沧百科 手机版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山西晋中和顺县旅游景点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10 10:41:55    

天河山景区

天河山位于邢台县与和顺县交界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,总面积30平方公里,距邢台市65公里,交通便利,沿途风光优美。这里奇峰林立,峡谷幽峻,植被丰茂,林木葱郁,这里群瀑飞雪,清泉鸣筝,水源丰沛,是著名的“太行山水”;这里松涛阵阵,牛羊成群,又称“云顶草原”。

天河山景区文化底蕴丰厚。早在新石器时代,天河山地区就有人类居住。春秋时期,孔夫子曾游学至此,“夫子岩”由此得名。抗日战争时期,这里是八路军主要根据地之一。129师医院,冀南银行(中国人民银行前身)等革命遗址,至今保存完好。特别是天河山一带广泛流传着牛郎织女的故事,并拥有大量的文化遗存。经多位专家考证,这里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原生地。

走马槽景区

该区位于和顺县东部,距县城30公里,区内地势南北高,东部以悬崖为界,与河北省接壤,中部地势坪坦,绿草绒绒,植被较少,视野宽广,是最佳的观景胜地。在这里晨观云海日出,飘渺变化无穷;晚看千峰夕照,苍山层层尽染,俯视千山万壑,近睹峭壁悬崖,巍巍太行尽收眼底,这里集华山之险,黄山之秀,泰山之博,庐山之幽于一身;呈太行风光,栈道天险,南方秀色,北国草原于一体。

走马槽地处晋冀两省的分界岭上,一眼望去,奇峰绝壁,格外险峻;周围约15平方公里的山岭上,绿草如织,犹如置身于北国大草原之中;山上可以看到用石头筑起了一条条“古栈道”,栈道两边以石块砌起像城墙一样的“护墙”,加上“烽火台”、“望台”,弯弯曲曲,绵延起伏,看上去就像去了“八达岭”;更为奇特的是,在半山腰有一个千米的大溶洞,洞内石笋、石柱、石钟乳形态各异,并有石花、石菊、石珍珠等,玲珑剔透,大有南国景观之秀丽。

云龙山

位于和顺县城西,山上建有公园。

云龙山自然之异之美,历代县令、来县政客和文人多有记述。清县令邱廷溶在《重修云龙山碑记》中论道:"今之登云龙山者,皆以为异也。先是元人于山之阳,得灵泉而异之。设堂其上祭祀龙王,岁旱有祷必应,其巅则赵王台,所云襄子避暑地,遗踝犹存。时至其地,蹑层峦,憩飞阁,周览幽遐,放情寥廓。

云龙山在城西北,是一座全开放的山林式市民休闲公园,山上新建了一片仿古建筑,老远儿就看得见那片金碧辉煌。驶至山腰停车场放好车,沿着碎石步径往里走,中途有眼常年不断流的"龙泉",不少市民提着矿泉水桶来接水。向他们打听石窟,都很热情地给予指点。新建的寺庙大概还没完工,大门紧闭。石窟在寺庙后侧的崖壁上,须从旁边山坡上绕过去。

在云龙山“玉泻桥”北,有石牌坊一座,登阶而上,连走数十个台阶,便可到达“龙王庙”。庙东有“澄碧楼”,楼中水井,清澈澄碧,偶见游鱼,历历可数;庙西,有钟楼一座,钟鸣之声,远逸数里。此外,云龙山还有典雅古朴的“棋盘亭”。这个小亭,构造精巧别致。在云龙山上,还有“四明所”、“翰俗轩”、“掌陀庙”、“观音堂”等景观。

香山寺

香山寺位于和顺县喂马乡大佛头村西一华里处的山坡上,始建于北宋熙宁三年,距进约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,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,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殿宇背靠山岗,东西有清水环绕,院内有两大古松参天,现存正殿五间,南殿三间,东、西配殿各四间,南殿两侧有钟楼二楼,东侧另配有禅院。

天池寺

天池寺位于喂马乡前窑堤村西四公里处。其地“石澄嵯峨,曲经幽秀,地高而凹,状若天池”,寺名由此而得。寺院规模不大,建筑尚壮观,该寺创建年代不详,明,重修碑记始于嘉靖十年(1531),后明崇祯十五年、清康熙二十九年、咸丰六年、同治十二年、民国二十五年几次修葺,现在建筑基本保持明代风格。此寺原为佛教寺观,后改祀释迦牟尼、孔丘、老聃,大殿更名为“三教殿”。全寺建筑为一四合院,占地680平方米。大殿高8.2米,面阔10米,进深9米,出檐1.5米,单檐歇山顶,屋顶覆盖筒瓦,板瓦,檐下斗拱壮实,单抄重拱。南向四根露明柱,明间装格扇门,次间下砌槛墙、上装格式窗。三梁起架,梁枋重金彩绘龙凤图案。殿内后槽两根立柱,神台砌于立柱之后。泥塑全部毁坏,壁画犹有残留部分,内容与三教教义有关:老聃皓首红颜,面目慈善,执佛尘,背斗笠,骑青牛,书童相随。孔丘峨冠多髯,面目严肃,手执竹简,真真有神。壁画线条流畅,简朴写实,表现了名清时代北方传统的民间画风。

青岗寺

青岗寺位于县城东四公里的义兴镇凤台村东的凤凰山脚下。背山面水,环境清幽,为和邑十景之一的“凤台异形”风景区,古今游揽胜地。因其历史久远,再加年久失修,殿宇破烂,碑刻散落,始建年代,无志可考。所幸建筑遗存尚好,经省古建研究所古建专家蔡泽俊实地考察,视大殿呈元代建造特点,当属元代所建,距今己有800多年的历史。虽历经人间苍桑,自然风雨剥蚀,千疮百孔,遍体鳞伤,满目荒凉,塑像一空,但整体建筑保存完好,具有一定的历史、科学、艺术价值,50年代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文革后,于九三年县政府又重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佛光寺

佛光寺位于和顺县城西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——云龙山的北峰,占地10000余平方米,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。该寺于2008年7月开工,今年8月1日竣工,由和顺县民营企业家陈来贵投资新建。

佛光寺整个建筑遵循唐代禅宗寺院“伽蓝七殿”规制,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,共建有殿堂楼阁、亭台游廊、门牌楼等28座。其建筑设计,使得群山、松柏、殿堂和景点间遥相呼应,达到了仿古建筑和自然景观的浑然一体。

殿堂内外的浮雕和彩绘,是该寺的一大特色,充分体现了儒释道与民俗文化的融合。一幅幅造型别致、生动传神的绘画和雕饰,诸如鹿鹤同春、达摩渡江、太公垂钓、天女散花等,渲染出一个个自然风情、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的主题。

石牌坊

地址:和顺县城中和街北门

石牌坊全名“兵宪石坊”。明末山东按察司昌平兵备道付使药济众的门生---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刘弘光为药济众所立。

牌坊建于明崇祯四年(1631年)。石牌坊,由八十八块巨石建成。明间宽3.3米,次间宽1.7米。主坊通高9.57米,面阔8.5米。重檐歇山顶,由四根霸王柱支撑。中间两柱高5.9米,旁边两柱高4.6米。每根柱前后各护有戗石两块。每块戗石上雕有大狮一,小狮二,共24只。石柱前后两面刻茶花、牡丹花纹。石柱之间的梁枋,明间用镂刻麒麟园环图案联接。明间梁枋长3.3米,刻“中宪大夫昌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司付使药济众”十九字,上款“巡按山西监察御史门生刘弘光”,落款“山西辽州和顺知县路从中、典使陈应奎、儒学教谕赵志弘,崇祯四年岁次辛未孟冬吉日建”。上层横坊刻:“十八学士登瀛州图”。再上是石匾,刻“陵京锁钥”四个大字。明间檐下置一竖匾,上刻“恩荣”二字,两边刻“双凤朝阳图”。顶部出檐刻斗栱式庑殿顶。次间下檐正脊置雕花立柱,承接上檐。

荣华寺

地址:和顺县城南10公里的东喂马村西

寺创建年代不详,据寺内碑文载,宋元祐八年(1093年)己有寺院,明嘉靖四十二年(1545年)、清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重修,现存为明清建筑。

寺坐北朝南,四合院布局,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。轴线上自南而北建有山门、正殿。山门两侧建有钟鼓楼。院内东西两侧建配殿各五间。正殿于明嘉靖四十二年(1563年)重建,石砌台基,高0·65米,面宽三间,进深六椽,单檐悬山顶。殿内石佛3尊,呈一字形排列。佛均站姿,砂石质,其造像手法和风格上应为南北朝时期作品。寺内还保存有明代碑碣各1通,清代残碑10通。

懿济圣母庙

位于和顺县平松乡合山村东,距县城15公里。

圣母庙,创建于元代,寺庙占地面积为2600平方米。庙内,平面布局紧凑,殿台迭层高升。最北端,有木结构牌坊、四柱单檐,通高10米。

庙前牌坊,横额成匾,正面书写“懿济圣母庙”五个大字。背面题写有“显泽候神祠”。顺着庙前牌坊往里走,便可看到圣母庙的戏台。这座戏台,坐北朝南,台下是通道,戏台两侧为钟鼓楼。钟鼓楼再往两边延伸,是灵官庙。

在圣母庙右侧,有“显泽候神祠”,俗称大王庙。

兵宪牌坊

俗称石牌坊,位于和顺县城关镇中和街北端。

兵宪牌坊,是明朝末年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刘弘光,在崇祯四年(公元1631年)为其老师、山东省按察司昌平兵备道副使药济众所立。

兵宪牌坊,由88块灰青石砌成,四柱三楼,雕刻精致。主牌坊高达9.57米,宽8.5米,为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建筑。中间两根柱子高达5.9米,两边两根立柱高达4.6米,每柱前后各有护柱战石两块,战石上各自雕刻有大狮子一只,小狮子一对,共有大小狮子24只。石柱两侧,刻有荷花、牡丹纹样,石柱之间明间镂刻有麒麟圆环形图案联接。次间,则镌刻有佛家万字纹样联接。中间,横梁长3.3米,上面刻有“中宪大夫昌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副使药济众”19个字。再往上的横梁上,镌刻有“十八学士登瀛州”图,图上置有石匾,刻有“陵京锁钥”四个大字。明间两侧刻有“双凤朝阳”图,顶端为仿木出檐斗拱庑殿顶。次间下檐正脊,置雕花立柱承接上檐。石牌坊气势雄伟,结构精巧,颇为引人观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