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百科 手机版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杭州雷峰塔的两种古貌,您更喜欢哪一种?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07 08:13:15    

来杭州旅游,把雷锋塔定为首先必到之处,往往是正确的选择,毕竟来杭州,主要是为了西湖而来,能用轻松的办法,坐着电梯到塔顶俯瞰西湖,是一桩老少咸宜的美事!

为了写好西湖,我经常要看许多关于西湖的书,随着慢慢深入了解西湖,我对雷峰塔也有了新的了解。

比如当年建雷峰塔的目的,近年出版的旅游书籍,大都说是为庆贺黄妃得子而建造,其实这是一个误会,钱弘俶《塔记》中说得明明白白,就是为了保护“佛螺髻发”而建的:

诸宫监尊礼佛螺髻发,犹佛生存,不敢私秘宫禁中。恭率宝贝,创宰波堵于西湖之浒,以奉安之。

雷峰塔的名字由来

雷峰塔有许多名字,比如皇妃塔、黄妃塔、黄皮塔等名,最流行的名称是雷峰塔。近代俞平伯在《雷峰塔考略》中说:“雷峰得名,远在塔先,以山名塔,通乎古今。”

雷峰,是南屏山的支脉,北宋时有中峰、回峰等异名。

据明代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》记载:“雷峰者,南屏山之支脉也,穹窿回映,故名中峰,亦名回峰,宋有道士徐立之居此,号回峰先生。”

清代学者毛奇龄解释说:“回峰,以山势回抱而得名,俗作雷峰,以回、雷声近致误”。确实,在杭州话中,回与雷很相似。

中峰这个名字,应该早于回峰之名,北宋隐逸诗人林逋有一首《中峰》诗:

中峰一径分,盘折上幽云。夕照前村见,秋涛隔邻闻。

从林逋这诗来看,雷峰很漂亮,当时阁楼式的雷峰塔建成后不久,每逢夕阳西坠,塔影横空,别有一种苍茫落寞的境界。可见北宋时已初步形成了“雷峰夕照”的景观。

“雷峰夕照”的形成‍

我想,林逋可能是第一个提出“雷峰夕照”这种意象之美的诗人,隐逸诗人的审美能力毋庸置疑。

之后,以“雷峰夕照”为意象的诗画不断出现,正式定名的如南宋画家陈清波有《雷峰夕照图》。南宋学者祝穆《方舆胜览》把“雷峰夕照”正式列为西湖十景之一。南宋诗人王洧在西湖十景诗中,有一首《雷峰夕照》诗:

塔影初收日色昏,隔墙人语近甘园。南山游遍分归路,半入钱塘半暗门。

元代文学家尹廷高也有西湖十景诗十首,其中《雷峰夕照》诗是这样写的:

烟光山色淡溟濛,千尺浮屠兀倚空。湖上画船归欲尽,孤峰犹带夕阳红。

当然,这些诗画作者,他们眼中的雷锋塔都是阁楼式的,一如我们现在看到的雷峰塔。

不过,明朝中后期,塔的外檐被烧毁,塔的外形虽有变化,但雷峰夕照的景观仍然不变,个人认为,反而更有“夕”的味道了。

雷峰塔的两种古貌

雷峰塔早期的原貌,存在于明朝塔的外檐被毁之前。原塔的阁楼式外形是没有争议,争议在于,原塔到底是七层还是五层?

吴越王钱弘俶《塔记》记载说“宫监宏顾之始,以千尺十三层为率,爱以事力未充,姑从七级,梯旻初志,未满为歉。计砖灰、土木、油钱、瓦石与夫工艺像设、全碧之严,通六百万缗,视会稽之应天塔。”又说:“塔成之日,又镌《华严》诸经,围绕八面。”又说:“规模宏丽,极所未见,极所未闻”。

由此可见,这是一座八面七层塔。

但南宋人看到的却只有五层,如《淳祐临安志》记载,也是“宝塔五层”。

从七层变为五层的原因,目前未见有宋人记录,大家只能猜测。比如田汝成《西湖浏览志》推测说:吴越王妃于此建塔,始以千尺十三层为率。寻以财力未充,姑建七级。后复以风 水家言,止存五级,俗称王妃塔。

图为南宋画家李嵩《西湖图》局部

因此,雷峰塔初造时,到底是七层还是五层,一时难于考辨。但南宋画家李嵩《西湖图》所画,也是五层楼阁式,画与南宋文字记载相符。

我们不妨认为:塔高五层比七层更有可信度!当年钱弘俶的蓝图是七层,最后因为各种原因,只造了五层。

雷峰塔后来的古貌,是塔檐被毁,惟留塔心,无法登临的样子。

塔檐被毁,是明代倭寇所为。查史料,嘉靖三十五年(1556年)前后,寇入侵杭州湾,围攻杭州城,在郊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,

“疑塔中有伏,纵火焚塔,故其檐级皆去,赤立童然,反成异致”。

就在这一年,塔毁后不久,明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,嘉定文人李流芳流寓杭州,住在雷峰塔附近,经常与朋友游览于西湖。是他最早提到了“雷峰如老衲”的形象:“吾友子将尝言,湖上两浮屠,雷峰如老衲,宝石如美人,予极赏之”。

于是,四五百年来,人们所见到的雷峰塔或照片、图片等都是老衲形的塔心,老衲式塔形,可以说深入人心,直到民国雷峰塔倒塌为止。

今天的雷峰塔‍

如今的雷锋塔观光、登眺等功能齐全,是整个西湖的制高点,早已被旅客、市民所接受。

据说,当年重建雷峰塔的时候,对恢复成哪一种古貌?专家们产生了分歧。当然,最终还是选择阁楼式。

我个人觉得,两者各有利弊,老衲式虽然更容易被今人所接受,但也应看到,这样的塔形,很难模仿得了,修旧如旧不成反成东施效颦,徒增遗憾。

而楼阁式的建筑,本来就是唐末五代时期我国砖木结构的代表,是唐宋古塔外观美发展的标志,符合盛世表达,重建以楼阁式为宜。